滁州政协
当前位置:首 页 学习园地

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南京市政协全会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言献策

发布日期:2024-02-02         作者:江迪         [关闭]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南京的关心关怀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月15日,在南京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总结回顾了南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务实成果——

2023年,南京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评建设,累计达23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3万家,新增国际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总量达213家。

韩立明希望委员们要为科技自立自强聚力,在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上展现新作为,并从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体系、完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三个方面阐释了科创工作重点。

委员们深受鼓舞、积极回应。

肖晖委员建议,设立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用于资助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医学科学、地球科学、交叉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吴慧红委员表示,应重视发展集成电路技术研发服务产业,组织专家团队,选准具体发展方向,加大力度招引一批有实力的芯片技术研发服务企业,为国内科技巨头及其他上市芯片设计型企业提供配套的技术研发服务;应在个人发展机遇、配套软硬件环境、政府引导创投、税收减免、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制定更为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全世界人才。

杨继全委员建议,围绕南京市重点布局的“2+6+6”创新型产业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加大力度支持龙头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择优遴选、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及未来产业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及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以此有效推进区域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对接,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支撑。

农工党南京市委会建议,支持“功能型”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加大社会资本、金融服务等方面专业服务扶持,进一步理顺所依托平台的知识产权关系,一方面合理设置新型研发机构转化收益比例,提升其转化运用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分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长期收益,反哺高校的学科建设。鼓励和允许新型研发机构中优秀的科技企业家以两个身份分别在企业和高校院所同时从事科技创新和科研教学工作。

曹曙委员建议,探索建立“算知景数实”五大平台,完善金融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公共算力平台,鼓励金融科技中小企业使用;建立“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开发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信贷产品;搭建开放场景创新平台,重点在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等领域发布应用场景榜单;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为金融科技机构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确保数据安全;建立高水平金融科技实验室平台,积极争取长三角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落户南京。

民建南京市委会从抓牢重点企业、抓准关键方向、抓住核心需要等方面为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招。建议建立服务专班,帮助潜在独角兽及独角兽企业尽早成为创新型链主企业;将研发投入增长快的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支持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市级科技创新决策;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制定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

罗利华委员建议,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企业制定分层分类专项扶持政策。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创新成果转化等交流合作平台,更好服务产业链企业;深入实施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对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的,给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等支持,以技术、要素和经验赋能专精特新企业。

市政协主席王立平在小组讨论中讲道,南京一直有着很好的创新基因,具有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就如何紧扣南京实际,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王立平建议,要更积极更深度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平台、激活创新动能、做强成果转化、优化人才服务,持续夯实创新基础、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吸引创新要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政协委员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月17日,在听取大会发言后,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表示,对于南京来说,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产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循环畅通、深度融合,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产业化的创新生态体系。市政府将把委员建议吸收转化到新一年的施政重点中,推动政府工作更加精准、更有成效。 


原文链接: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政协滁州市委员会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邮编:239000

皖公网安备34110302000262号

皖ICP备07007339号

  • 滁州政协app